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2:24    次浏览
公元前279年的皮洛士,已经能够获得萨莫奈人、卢卡尼亚人、布鲁提人等大量意大利南部部族的武力支持。随着实力的扩张,皮洛士得以再度考虑北进.他的军队首先谨慎地进入了阿普利亚的地区,通过对这一外围地区的攻略,他能够确保通向塔兰托的交通线保持畅通。 皮洛士的战略进攻在春季开始,一系列阿普利亚城市被皮洛士占领。起初,罗马人不太愿意为了阿普利亚地区的沦陷,冒险与皮洛士正面交战,但当这一地区的罗马殖民城市维努西亚(Venusia)和卢塞里亚(Luceria)遭到威胁时,新任执政官普布利乌斯?丹提乌斯?穆斯(Publius?Dentius?Mus)和普布利乌斯?苏尔比西乌斯?塞维鲁斯(Publius?Sulpucius?Saverius)立即作出反应,之前在阿普利亚过冬的4个罗马军团前出求战。最终,在阿普利亚南部城市,阿斯琴伦(Asculum)附近的原野上,皮洛士和罗马人第二次遭遇的舞台搭建好了。两方都虎视眈眈,皮洛士试图用一场决定性胜利,把罗马人打上谈判桌;而罗马人则想一劳永逸地摧毁希腊势力对意大利的染指。 古典作家认为这两支军队的总人数都达到了七万以上,而双方的实际人数大约都在4000名骑兵和35000名步兵上下.罗马人还准备了300辆附属各种障碍物的马车,作为武器和路障用来对付战象。皮洛士的基干部队在赫拉克利亚之战后再无补充,但更多意大利人加入了他的队伍。 ▲公元前3~2世纪的罗马骑兵会战的第一天,由散兵战斗拉开序幕。罗马人起先占领了阿斯琴伦战场的山地和林地,这些地形极大地阻碍了皮洛士占优势的骑兵、战象和马其顿方阵作战,因而他指派轻装部队将罗马人驱逐出这些地形。在一天的游击战后,皮洛士成功地将罗马人逐退,第二天的正式交战,得以在一块平地上进行。 次日,两军排布出了常规的战斗序列。皮洛士依旧保留了一部分战象、轻步兵和骑兵作为预备队,余下的骑兵分布两翼,步兵主力在中央结阵。皮洛士将他最信赖的部队:来自马其顿,和伊庇鲁斯三大亲族的各方阵团,分别部署在主战线右侧和中央,而在这两个拳头之间,则是居左的布鲁提人、卢卡尼亚人,和居右的塔兰托人,步兵战线的最左侧,则部署着萨莫奈人。在各方阵单位的间隙,皮洛士还部署了一些意大利部队,通过他们来加强方阵间的联系。而罗马人从左至右依次部署了第一、三、四、二罗马军团,以及其对应的同盟军团。骑兵部署在两翼对抗皮洛士的骑兵,少量轻步兵和那些马车一起,部署在战线后方,用以对付战象。8个军团加上两翼的骑兵,使得罗马人的战线长度达到了6公里之长 ▲阿斯琴伦会战在步兵战线上,两军各自在右翼获得了优势.克劳诺斯借给皮洛士的马其顿士兵们,以密集的攒刺将罗马第一军团逐渐逼退;而在战线另一端,罗马第二军团则在和老对手萨莫奈人的交战中,渐渐占到上风。皮洛士将预备队中的战象调至左翼,试图挽回局面,罗马人则针锋相对地派出了轻步兵和障碍马车回击。一些士兵躲藏在马车中,等战象接近时再发动攻击,一度占了上风,但战象的驭手们稍稍退后,让伴随的轻步兵上前进攻。后者成功驱逐了设伏的罗马人,随后战象群继续进攻,使得得胜的罗马第二军团陷入混乱,罗马人在这一局部获得的优势也随之失去。 然而在战线的中央,罗马第三军团却突然获得了决定性的进展。与之对阵的卢卡尼亚人和布鲁提人,在短暂的交战后败下阵来,随后一溃千里。战线的龟裂逐渐扩大,同样不可靠的塔兰托人也受到了友军的影响,加入了逃亡的行列。溃败的势头直到强大的方阵部分才告终止,缺口两翼的各方阵部队,尽管两面受敌,但仍阻止了罗马人继续扩张缺口。尽管如此,皮洛士的步兵战线上仍旧被打出了一个宽达一公里的大洞,第三军团和配属的同盟军团从这里一拥而入,肆无忌惮地追击皮洛士的意大利盟军。 ▲阿普利亚步兵形象屋漏偏逢连夜雨,此时罗马人的一支援军从战场外姗姗来迟,一支约4000名步兵和400骑兵的阿普利亚军队从皮洛士的后方进入战场援助罗马。由于战场的混乱,他们没有选择直接投入战斗,而是转而攻击皮洛士的营地。皮洛士连忙调回左翼的战象,让骑兵预备队和战象一起前往援救营地,但他们没能在营地陷落前赶到,阿普利亚人掠夺了营地,随后带着战利品退出了战场。 预备队在返回路上,一头撞进了那支追击中的第三军团和配属的同盟军团。罗马人已经失去了秩序,反而遭到生力军的打击而溃散。皮洛士的预备队一路追击,将这支罗马部队赶进了一处森林。陪伴战象的投石手和弓箭手随之开火,让躲在森林中的罗马人伤亡惨重,但慑于骑兵和战象的冲力,罗马人又无法突围而出。 至此,罗马人在中央和右翼的两处进展,均被皮洛士所遏止,皮洛士却依仗马其顿方阵在右翼的成功,逐渐占到了上风。最终皮洛士将战象-骑兵预备队重新投入第一线,以又一次强有力的右翼进攻,配合方阵粉碎了罗马人的战线,不过被困的第三军团却借此脱身。夜幕降临之时,罗马人被迫接受失败,残部逃回了营地。同样损失惨重而筋疲力尽的伊庇鲁斯-希腊联军,无力进行追击,也随之撤出了战场,由于营地的被毁,他们被迫在附近的高地上重新扎营。 ▲塔兰托式骑兵阿斯琴伦会战再度以非决定性的形势画上句号。现代史学界普遍认为,皮洛士损失了超过三千五百人,罗马人损失七千人以上。但是,掩盖在优势的交换比之下的,是皮洛士基干部队和军官团的又一次惨重损失。连皮洛士本人也身中一支标枪,大难不死。他自己的受伤连同高级军官的大量伤亡,促使他迅速将部队撤回了塔兰托,解散盟军过冬。罗马人同样退出了阿普利亚,尽管在战术上失败,但他们成功阻止了皮洛士占领阿普利亚的行动。阿斯琴伦会战后,皮洛士真正见识到罗马人的恢复能力,自己的职业军人部队难以承受大量的战斗伤亡,他由此留下了“再这样获胜一次,我们就完了”的著名感叹。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,文章作者原廓。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。